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引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不仅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共性特征,还有很多新的理论特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
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对改革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有三重意味:人民是主人,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亿万人民的关切中汇集改革的题目。人民是主角,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中提炼改革的思路。人民是阅卷人,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从人民口碑中评价改革成效。
人民是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换句话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广大干部怎么才能知道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知道之后如果不听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人民是主角。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立场。有的人把这一根本立场单纯解释为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这个解释意义太窄。人民群众不是改革开放的被动接受者,不是改革开放成果的被动享受者,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创造者,是人民创造、人民共享,不是别人创造、人民共享。改革开放40多年,成功的改革大多数都是基层干部群众先探索出来的。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明权是农民的,乡镇企业发明权是农民的。新时代改革也是如此。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大部制是广东顺德等地先探索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河长制是浙江长兴等地先探索的,医改中的“三明模式”是福建三明等地先探索的,等等。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人民是阅卷人。改革改得怎么样?人民来评价。人民的阅卷标准是什么?是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三感”其实最唯物。老百姓怎么评价干部?不完全是看政府的工作报告,他们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感受来评价,他们的感受来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利益问题解决得好,感受就好,打分就高,解决不好,感受就差,打分就低。国内外很多民意调查充分显示,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是非常满意的。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人民群众还有不少急难愁盼问题,包括物质、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八个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起来还要久久为功。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们的批评意见,人民有所呼,人民有所批评,我们就要检讨自己的工作。
坚持自信自立的改革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个“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就是自信自立。全面深化改革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自立。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自信自立,首先体现在“两个结合”的历史自信中。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党面临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经历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进一步深刻把握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第二个结合”使我们明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外,还有第二个方面的基本国情,就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两个结合”的正式提出,我们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就有了两个立足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侧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侧重中华文明这个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就成功在“两个结合”。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两个结合”轨道上的改革,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逻辑深刻把握基础上的改革,对五千多年制度演进底层逻辑深刻把握基础上的改革,是对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根本利益深刻把握基础上的改革。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的自信自立,充分彰显在解放思想、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自信自立,绝不是自大自负,而是理性自觉。自信自立意味着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意味着不断开拓创新的主动精神,意味着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的虚怀若谷。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坚持守正创新的改革思想精髓
坚持守正创新是“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十个明确”中的每一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中的每一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每一个“成就”无不体现守正创新的取向和趋向。守正创新的灵魂是实事求是,体现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的鲜明特色,彰显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意涵。
“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守正”的实质是“因正确而坚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是因为这些“根本的东西”经过实践千锤百炼的检验,是真理,是正道。坚持“根本的东西”不动摇,并不是摆在神龛上供奉着。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演变和变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与此同时坚定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与此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动摇,与此同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对于中国而言,“说新话”指的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新话”,具体表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干新事”指的是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创新。
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品格和理论特质。首先,一切创新都是在守正的前提下开展的,全面深化改革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自始至终体现了守正的禀赋。如果离开守正这个前提,创新就会遭遇曲折甚至走向邪路。其次,创新是守正的内在要求,勇于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制度变革和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不能希冀直接复制他国经验来化解,只能基于我国自身的时间、空间、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创造性探索实践,别无他途和捷径可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表明,有效的创新本身就是最好的守正。
坚持问题导向的改革推进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推进方式,突出改革问题导向,突出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最根本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国家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石,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全面深化改革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和全面增长的时代变化。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又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既要推进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改革,又要推进有利于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日益增长要求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主攻方向放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本身的不平衡。如果把国家治理体系比喻成一个木桶,这“木桶”在市场体制、创新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体制等许多领域都还存在短板。体制不平衡背后是改革不平衡。大家都喜欢“吃好吃的肉”,而对“啃硬骨头”不够卖力,对本地区、本部门有利的改革积极主动,对本地区、本部门无利、不利的改革不够积极主动,甚至相互掣肘,如此一来,就容易出现应有的改革无法到位、各领域改革参差不齐的现象。补齐改革短板就要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真正牵住“牛鼻子”才能打开局面,事半功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无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牛鼻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
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第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概括的“十个明确”,其中一个就是“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式被明确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原创性理论之一,并载入党的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坚持统筹推进的改革系统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涉及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觉坚持系统观念。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种种系统都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这八种基本特性。系统论最基本的思想是整体性,整体效应是系统论最重要的观点。系统的整体具有其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新质,要素的优化并不等于整体的优化。
改革更是如此。一般而言,一项改革往往是为了解决或缓解某个子系统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必须在大系统中进行模拟或估测,研究该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关系,以求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如果一项从子系统角度出发的政策,在系统范围内却发生整体的负效应,这时往往会出现其被迫萎缩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改革所面临的是原有体制和成套政策,而它们又是长期演化发展、不断“完善”的产物,是经济、社会、政治相一致的整体,而且这种结构的深层还潜藏着利益格局和文化传统的稳定因素,因此,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网络性。这样,原有体制和每一项政策,都处于纵横交错的联结点上,不易改变和位移;其次,当某一政策要发生变革时,其他相关的政策都要来支持和援助,使其增加稳定性;再次,即使某一项政策已发生变革,与之相关的原有政策群,会来帮助它重新复苏或使它歪曲、变形、走样,由此可见,全面改革的政策制定,需要从系统分析出发,使各项政策相互配套,形成新的政策网络,不但要求政策的局部和“单元”效果合理,更重要的是取得政策的良好整体效益。
坚持系统观念在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讲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其中步子要稳就是要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推进下去。
坚持胸怀天下的改革世界眼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在新时代,胸怀天下的情怀主要是通过全方面对外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呈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于开放之中。开放也当然包含在全面深化改革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什么叫越开越大?从深层次看首先是体制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所谓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型开放,很明确就是通过改革扩大开放,就是涉外领域的改革。
举个例子。2013年,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十年间,上海自贸试验区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到2023年,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190条缩减至27条。基本建立了与开放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风险压力测试体系,扩大开放的窗口效应持续显现,在外资公募基金、外资再保险法人机构、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等60个开放领域落地了一批全国首创性项目。基本建立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政府治理体系,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加快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以信息化手段全面促进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动“一业一证”改革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践打造了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生动样板。一大批制度创新试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服务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国务院先后推出的七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中近一半为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创。2023年,为全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
可以说,所有的开放都是以改革为实质内涵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度型开放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开放已经前进到什么程度了?前进到体制和制度的深处了。我们要对标的是全世界最高水平、最成熟的市场经济规则体系,所以我们开放的含义在新时代侧重的是体制,是制度,从这个层面才能理解什么叫高水平的开放,什么叫全方位的开放。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