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座谈会研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作者:谢玉洁 部门审稿人:孟庆良、周春燕 摄影: 视频: 单位:人文社科处 发布时间:2025-03-15 投稿时间: 点击量:10

如何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我校文科学科及专业建设?3月14日上午,学校在行政楼200号会议室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调研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杨建新,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南出席会议,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学院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潘锦全主持。

人文社科处处长孟庆良首先汇报了我校近年来人文社科工作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思路与举措。他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围绕强化特色、聚焦突破、交叉融合、提质增量等方面系统谋划,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文科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念新提出学院需锚定行业特色型国内一流经管学院的发展目标,以需求驱动、理论提炼、产学研用相结合为发展思路,不断“做强、做大、做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洪波表示学院要围绕“三结合一同步”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守正创新强化学科建设、校内外联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寻求特色发展路径。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张浩指出,学院要遵循“小而精、高水平、强特色、适规模、突优势”的发展思路,坚持“新文科”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学科与专业建设。外国语学院院长曾景婷提到要进一步从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学科建设、引导教师分类发展、汇聚合力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谋划学院未来发展。体育学院院长魏晓卓提出学院将秉持“以体育人、强体铸魂”使命,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更多的体育智慧和力量。张家港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理工副院长黎文航表示校区未来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凝练科研方向,建强师资队伍,强化有组织科研,提升校区整体文科发展水平。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对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春燕、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彩生、教务处处长田剑、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袁爱华等围绕会议主题,从科研成果谋划组织、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与布局优化、科研特色方向打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南强调,专业优化布局迫在眉睫,要突破惯性思维,跳出专业看专业、跳出学校看专业、联合行业看专业,瞄准国家急需与学校特色发展布局优化相关专业。要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师资队伍的新老更替现象,做好系统规划以促进学院健康发展。

校党委书记杨建新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观大势、明方向。既要洞察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机遇,树立发展信心,也要明确理工科高校在办好精品特色文科方面的责任担当;既要梳理学院发展历程,考虑历史沉淀,也要直面问题挑战,做好长期发展规划,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二是要强特色、抓重点。充分考虑AI等新兴科技对人文社科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融合科技与人文,依托我校特色定位,在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特色,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构筑服务地方发展的优势。三是要交叉融合、对接前沿。要强化文理渗透、文工交叉、文文融合,借助科技赋能,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还要深刻理解一流人才、一流团队、一流科研和一流服务等内容的具体内涵,不断寻求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的发展逻辑与行动路径。他进一步指出,要及时总结“十四五”期间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系统研判发展形势,提前谋划“十五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总体布局,持续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不断开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新局面。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锦全要求与会人员认真学习杨书记提出的具体意见与建议,从学校发展全局视角明确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思维,聚焦重点发展任务。进一步围绕现有优势与基础,持续强化特色,不断增强发展信心。要谋划在前,实干为要,勇于破解发展难题,系统规划发展路径,寻求标志性成果的持续突破,以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支撑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撰稿:谢玉洁 初审:罗文 二审:夏志平 终审:张强 编辑:罗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