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在京召开,大会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汇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江苏科技大学广大师生热切关注,通过网络、手机等收听收看会议盛况,热议2020年全国“两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梦同行。
信心倍增: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能动学院团委书记刘巍表示,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史上最短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的背景下的特殊报告。报告依然关注民生、经济、社会和发展等人民关切的重要领域,充分展示了国家发展的成果,今年的报告和以往相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并没有指定经济发展的GDP增长指标,这和当前的疫情影响密不可分,充分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报告充分展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共产党的牵挂,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蒸蒸日上,我们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深蓝学院2018级的王健认为,今年的两会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比如减税降费、高校扩招和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这样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议题,这些都是事关民生的问题,听完政府工作报告,信心倍增。
土建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伍健俊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李克强总理指出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这对于民生发展和民生保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国家决战脱贫攻坚的决心。
体育学院2018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罗芳说,虽然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国家经济的增速放缓,但我相信中国一定闯过当前的难关,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责任担当:坚持立德树人
人文社科学院辅导员侯传表示,关于民族、宗教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文社科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大,今后我们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责任担当,以守正开新为动力源头,以更加创新务实的举措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努力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以人为本: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文社科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江珂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回顾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坚定了人民信心;通过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增强了人民希望。务实且接地气,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块,不断拓宽保障范围,加大保障力度,让人民有切切实实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物技术学院2019级生物工程专业的于春莉比较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谭平川提出的“建议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观点,认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很有必要,不要让法律成为孩子犯罪的庇护所,要让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生物技术学院2019级生物工程专业郑璐昕针对“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黎霞提出的“建议离婚过错方少分或不分财产”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在大多数的婚姻中很难说究竟谁是过错方,因此可能实施难度较大,其中的麻烦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并不会消失。
土建学院2019级工程管理专业的张璇希望先解决房价问题、女性就业歧视等问题,特别是女性就业歧视问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
土建学院2019级工程管理专业的曾永飞针对两会“建议对校园霸凌细化惩治标准”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希望标准能更加细化,除了身体之外,心理受伤也应该受到重视,比如言语暴力、网络水军攻击等,要明确这些到底需要接受什么处罚。他认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要重视。
理学院2017级应用物理专业的成竹比较关注民法典的修订,希望此次民法典修订能用法律干预一些灰色地带,比如校园贷、高空抛物等,能尽快完善法律法规,让人民权利有更多保障。